您的當(dāng)前位置: 典藏網(wǎng) > 收藏?zé)狳c > 春盡紅顏悴,冷月葬花魂——中國古典文學(xué)名著《紅樓夢》

春盡紅顏悴,冷月葬花魂——中國古典文學(xué)名著《紅樓夢》

作者:典藏網(wǎng) 發(fā)布于 2016-07-26 02:45:40 瀏覽 177 次

“可嘆停機德,堪憐詠絮才。玉帶林中掛,金簪雪里埋。”林黛玉,名著《紅樓夢》中金陵十二釵之首,也是劇中最賦有悲劇美的女性。“見花掉淚,對月傷心”,林黛玉獨具靈性、才華橫溢,卻又命中多難。作者曹雪芹融合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中詩與畫的筆意將其塑造成一個“淚美人”,更有無數(shù)人曾經(jīng)為她灑下了同情之淚。

 

林黛玉自小父母雙亡,體弱多病,雖得賈母憐惜把她接到賈府撫養(yǎng)教育,自此雖衣食無憂,但她卻感到內(nèi)心自卑,孤立無援。在賈府“步步留心,時時在意,不肯多說一句話,多行一步路。”這種寄人籬下的處境和孤苦伶仃的命運,使林黛玉養(yǎng)成了孤標(biāo)傲世的性格,她常常與花月為伴,借詩詞抒懷。林黛玉在大觀園詩社中別號“瀟湘妃子”,她博覽群書,學(xué)識淵博,是一個詩化了的才女,藕香榭眾釵齊聚做菊花詩,林黛玉做的三首《詠菊》《問菊》《菊夢》包攬前三,奪得詩魁。

2000年,中國人民銀行發(fā)行了中國古典文字名著《紅樓夢》彩色金銀紀念幣(第1組),于美輪美奐的金銀方寸間敘述著《紅樓夢》中的一個個精彩故事,其中就有經(jīng)典的“黛玉葬花”,通過藝術(shù)化的幣面圖案,讓我們重溫了書中最觸動人心的凄美一幕。

此幣采用八角形形制,比起常見的圓形幣多了一份靈動和活潑,十分契合藝術(shù)化的古典文學(xué),八邊凸起如畫框裝裱,更顯收藏價值。畫面中的林黛玉,秀發(fā)輕髻,玉釵簡飾,一襲藍色碎花長裙,正是清代小家碧玉的少女形象,點明了小說成書的時代背景。貼體的長裙顯出了林黛玉的高挑瘦削,其清瘦之美一覽無遺。黛玉側(cè)頭低俯,尖眉若蹙,雙目轉(zhuǎn)盼含情,盡得西施顰眉之風(fēng)流。清麗的臉龐上泛著蒼白,“態(tài)生兩靨之愁,嬌襲一身之病”,無怪乎大觀園的仆人暗地里悄悄地叫她“多病西施”。《紅樓夢》開篇說林黛玉是“仙草化身”,降珠仙草“受天地之精華,復(fù)得甘露滋養(yǎng),遂脫了草木之胎,換得人形”,幣中的黛玉盡管清瘦羸弱,卻讓人感受到一種超凡脫俗的氣質(zhì),從側(cè)面反映出她那“舉世皆濁我獨清,眾人皆醉我獨醒”的叛逆思想。

 

“花謝花飛飛滿天,紅消香斷有誰憐?”憐花惜花的林黛玉在大觀園諸釵畢集祭餞神之時,她獨自扛起花鋤,拿著花帶,拎著花囊,來到與賈寶玉共筑的花冢之地,開始了葬花之舉。幣面中桃花艷紅,落英滿地,營造出花葬的悲涼氛圍。凄美的落花,與黛玉憂郁感傷的神態(tài)形成了呼應(yīng),實則點明黛玉身世之苦,暗示黛玉淚盡而亡的悲劇性命運。“依今葬花人笑癡,他年葬依知是誰?試看春殘花漸落,便是紅顏老死時。一朝春盡紅顏老,花落人亡兩不知”。林黛玉葬花后愁情難抒,譜就了一首催人淚下的《葬花吟》,真實地展露了一個充滿痛苦而又獨抱高潔、至死不渝的心靈世界,情達極致,連賈寶玉無意中聽到此詩,都立刻慟倒在山坡。

該幣素銀為底,以淡彩鐫像,使畫面色彩豐富,畫質(zhì)細膩,增強了方寸的藝術(shù)表現(xiàn)力,容易讓人立體地感受到類似于小說文學(xué)中所產(chǎn)生的聲色情景。盡管色彩的鮮艷度和成像效果明顯弱于近年發(fā)行的彩色紀念幣,但在當(dāng)時的鑄幣條件下,此幣彩色工藝處理出的效果已屬精湛,而且恰恰因為色彩較為暗淡,更加顯出古典、淡雅的主格調(diào),凸現(xiàn)林黛玉“愁”、“淚”、“病”、“瘦”的特征,寫照著原作中“滿地黃花堆積,憔悴損”,“一種相思,兩處閑愁”的凄美意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