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當前位置: 典藏網(wǎng) > 收藏熱點 > 微型的雕塑----錢幣

微型的雕塑----錢幣

作者:典藏網(wǎng) 發(fā)布于 2016-07-14 08:15:25 瀏覽 288 次

    在人類認識的過程當中,存在著若許多的“熟視無睹”和“忌諱”與“避諱”。錢幣不但具備雕塑審美的基礎要素,同時具備許許多多門類的藝術要素,比如音樂,比如書法,再比如繪畫和建筑。甚而至於,我們在錢幣的海洋里,還能勾稽到錢幣與筮乩與占卜的神秘文化的特殊符號作用;同時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:錢幣在古往今來的日常生活中,除了流通易市、交換通兌的工能之外,還背負著喪葬入殮以及婚娶呈祥的民俗文化的具體作用。錢幣是可以交通人神、通絡陰陽的,它的這種工能不只體現(xiàn)於客觀生活的日常實用,同時體現(xiàn)于錢幣的表面和表相。在古代醫(yī)學的典籍里,我們甚至都不難勾稽出“以銅泉刮毒”(刮莎)、“煎骨貝、療瘡疥”的《泉本草》。錢幣具有無限豐富的審美蘊藉和精神蘊藉,通過對錢幣美的歸類以及錢幣美的質(zhì)量的逐一斷析,我們從縱和橫兩個方面,結構平實樸茂、厚重工穩(wěn)、入世近俗的錢幣審美體系!由這些方方面面的認識可以推得了出,錢幣其實就是微形的雕塑!
       它所具備的審美條件與布魯克圣殿和西周的司母鼎,沒有什么本質(zhì)的差異;所不同的只是它所提供的審美樣式更其為豐富罷了;所不同的只是錢幣以數(shù)量相對于古老的以力量為表現(xiàn)特征的古器古物;在歷史發(fā)展的過程當中,錢幣的物質(zhì)效用淡釋了錢幣的精神存在,使其精神淪落為市儈市井、商賈豪紳的財富計量;在世界范圍內(nèi),錢幣都明里暗里地成為文藝家和思想家鞭苔的具體對像,而把所有人類的物質(zhì)欲求,不辨善惡地歸罪於錢幣則顯然是不公平的。
     錢幣是美的,是善的,是真的;錢幣是真善美的。錢幣確確實實地具備了雕塑審美的所有要 素。這樣,我們還是不得不無奈地承任錢幣美的存在,而且存在了至少五千年以上的時間。 前面我們說過,美是無處不在的,是普遍存在的。那么錢幣審美的歷史又有幾千年的歷史呢 ?可以說,無稽可考?;蛘哒f,在故往的泉家眼里,歷代錢幣只是一個繁若星海的浩渺天空 ,它是美的,是令人嗟嘆、發(fā)人幽思的。但是,他們沒有考稽錢幣美的依據(jù),更沒有對錢幣 進行審美歸類,使每一枚錢幣都煥發(fā)出創(chuàng)造者的體性特質(zhì)和深刻蘊藉。這里所說的“體性” ,就是劉勰《文心雕龍?體性篇》所講的“八體”,往寬泛里說,它也式微和別裁了司空圖 《詩品》所含蓋的“二十四品”特征。不論就內(nèi)容還是形式而言,“體性”都是兩個絕對獨 立的意義構成:“體”是創(chuàng)作和創(chuàng)作者的涵意,而“性”絕對是風格、個性以及可供欣賞的 審美特色;我們借助中國歷代錢幣這個“體”,尋訪和踏勘錢幣之“性”的正和奇、隱和顯的美的特質(zhì);尋訪錢幣的風骨和體勢,逐步探尋構成錢幣精神世界的藝術化特征。這里我提到了錢幣的精神特征。
我研究錢幣美的特質(zhì),并不是茍同富紳,也不是邀寵市井;我們對人類的物欲追求、利市觀念,保持著必要的、高度的警覺。我是清貧的,清貧的中國知識分子。對錢幣的物質(zhì)工效和利益塵囂的流通作用,我不去對它作深刻的考稽和研究。我本著“遠塵”和“脫俗”的理想態(tài)度審美錢幣,結構嶄新的、剔除了利欲的錢幣審美體系。在石濤《畫語錄?遠塵篇》里有這樣的記載:人為物蔽,則于塵交;人為物使,則心受勞;勞心于刻畫而自毀,蔽塵于筆墨而自拘,此局隘人也。我們的研究,力除“外物”對我們的精神“使役”,蕩滌塵慮俗念對錢幣的局隘理解,進入淵源流長、無限廣闊的錢幣自然美、社會美、人生美、藝術美的客觀審視環(huán)境。